(相關資料圖)
1月5日,博雅生物(300294.SZ)在電話會議上表示,重癥患者使用靜丙的情況明顯增多;公司可售的靜丙基本無庫存;公司表示做到不囤積靜丙、不哄抬物價,明確公司的產品用于新冠治療重點醫藥,搶救重癥患者;高濃度靜丙目前已經進入了臨床階段;采漿目前已恢復至正常水平的七八成,預計 2-3 個月后可以恢復常態;目前公司的白蛋白、靜丙的產能為 600 噸,因子類產品近千噸的產能。從采集規模測算,現有的 14 個漿站預計至 2024 年采集量就能達到 600 噸。根據建設計劃,智能工廠預計 2027 年 1 月正式投產。
據博雅生物介紹,從近期醫院臨床用藥來看,重癥患者使用靜丙的情況明顯增多,短期內受制于原料端,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公司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做到不囤積靜丙、不哄抬物價,明確公司的產品用于新冠治療重點醫藥,搶救重癥患者。
關于高濃度靜丙的研發進展,公司表示,高濃度靜丙目前已經進入了臨床階段,高濃度靜丙和普通靜丙共用組分,高濃的附加值更高,但它的臨床使用范圍也相對比較窄,未來會是免疫球蛋白的組合產品之一。高濃度產品主要用于腫瘤患者,未來隨著營銷推進,一定程度上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采漿的恢復情況方面,公司表示,疫情放開后,由于陽性感染人數劇增,短時期內也影響到漿站的正常采集,隨著陽性患者康復后復崗,獻漿員也逐漸變多,目前已恢復至正常水平的七八成,預計 2-3 個月后可以恢復常態。
博雅生物提到,血液制品從原料血漿的采集到產品銷售,一般有半年左右的時間周期。檢疫期、生產周期相對比較固定,需要 3 到 4 個月的時間。公司可以做的是縮短批簽發的周期,公司積極主動與國家藥監局、檢驗所溝通,得到行政部門的大力支持,在符合法規的條件下,生產的同時開展批簽發工作,這樣可縮短近 1 個月左右的時間,以盡快保障藥品的臨床需求。
庫存方面,公司可售的靜丙基本無庫存,白蛋白、纖原庫存量維持相對偏緊水平,20 天左右的庫存周期;PCC 及狂免的庫存相對充足,是公司下一階段銷售發力的主要方向。
出口方面,公司在綜合市場情況及滿足國內臨床使用的前提下,動態調整出口的策略。公司產品出口認證工作,實施 3 部走的策略:第一步是在非法規市場國家開展,這些國家對國內的藥品注冊法規相對比較認同,認證周期會比較短;第二步是在半法規市場開展;第三步是在法規市場開展。至目前,在部分國家的產品認證工作取得階段性的進展,已獲得部分國家 GMP 證書。
公司預計產能2026年吃緊,公司將從四個方面緩解產能受限問題:第一,公司通過優化產線布局,可以將產能提升 10%;第二,智能工廠預計在 2025 年下半年可以試生產,驗證批產品認證通過之后可以用于市場銷售;第三,未來,若智能工廠的認證權限下放至省局,認證的時間可以縮短約半年左右;第四,公司會持續加大產品的研發力度及新產品的上市推廣力度,力爭實現公司業績穩步增長。
有投資者問及丹霞生物漿站恢復情況,公司回應稱,目前丹霞生物已有 9 個站開采,其他 8 個漿站的恢復采集工作也在積極推進。未來,在丹霞生物生產經營、財務狀況得到改善的情況下,在符合上市公司監管要求的前提下,經交易雙方協商后,適時啟動并購整合工作。
博雅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