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月5日,金剛光伏(300093.SZ)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吳江產線已全面使用 130μm 的硅片進行量產;銀包銅產品已完成內部驗證,具備量產應用條件,待下游客戶完成驗證。酒泉 4.8GW 項目首批生產線已進場安裝。
金剛光伏介紹了光伏項目情況,2021 年 6 月,公司業務轉型升級,布局異質結光伏,在蘇州吳江子公司投建了 1.2GW 異質結項目,該項目于 2022 年 3 月實現首片電池片下線,經過量產爬坡后單月產能已接近滿產,公司吳江兩條微晶產線正在持續穩定生產,產品大部分用于出口。在成本方面,公司吳江產線已全面使用 130μm 的硅片進行量產;銀包銅產品已完成內部驗證,具備量產應用條件,待下游客戶完成驗證。酒泉 4.8GW 項目首批生產線已進場安裝。電池片效率方面,吳江 1.2GW 電池片平均效率達 25%,未來酒泉基于雙面微晶技術預計在 25.5%。
組件產能方面,公司吳江組件車間的產能是 500MW,酒泉項目規劃有 2GW 的組件產能。公司現階段的戰略首先是成為一家優質高效異質結電池片供應商,因此公司主要產能跟資源規劃多集中在電池片方面,公司在電池片領域做好后根據市場情況決定是否擴大組件產能,這是比較自然的方向。
關于硅片薄片化規劃,公司表示,公司吳江產線目前已全面使用 130μm 硅片,已具備應用 120μm 硅片進行量產的能力,未來供應沒有問題及客戶能接受更薄的硅片時公司會導入更薄的,公司未來的目標是實現 100μm 硅片應用。
有投資者問及公司是否有考慮尋找切片代工來解決薄片化帶來的硅片供應問題,對此公司回應稱,公司現階段使用的硅片全部來源于外購成品硅片,從降本的角度來看,如未來論證清晰,切片工藝及良率能達到成本預算要求,未來會考慮通過尋找廠家代工切片來實現更薄硅片切片,尋找切片代工同時也要解決硅棒來源問題。
研發方面,公司對電鍍銅技術及鈣鈦礦疊層方面技術都保持積極關注,電鍍銅技術及鈣鈦礦疊層都能有效降低漿料成本、提高電池效率,目前還達不到匹配公司產線量產的要求,公司積極關注并推進研發。
金剛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