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昨日大盤全天震蕩分化,滬指延續反彈。總體上個股漲多跌少,兩市超2800只個股上漲。滬深兩市昨日成交額7837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51億。板塊方面,廚衛電器、造紙、房地產、國資云等板塊漲幅居前,新冠特效藥、小金屬、煤炭、TOPCON電池等板塊跌幅居前。截至收盤,滬指漲0.22%,深成指跌0.2%,創業板指跌0.9%。北向資金昨日全天凈買入18.44億元。隔夜美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標普500指數漲0.75%,納指漲0.69%,道指漲0.4%。
在今日的券商晨會上,中金公司指出,稀土價格上行通道已開啟,建議關注產能成長性高的公司;中信建投認為,大浪淘沙,創新藥迎接多重拐點;中信證券指出,圍繞量增邏輯+技術迭代布局光伏材料。
中金公司:稀土價格上行通道已開啟 建議關注產能成長性高的公司
中金公司認為,在中國稀土大集團第二輪整合深入推進之際,國內稀土供應格局持續優化,海外稀土開發總體進度緩慢,“萬物電驅”時代背景下,需求高速增長有望驅動稀土供需延續偏緊格局。站在當前時點,稀土價格的政策底已明確,2023年國內稀土指標增速或將放緩,在需求有望迎來全面復蘇的背景下,稀土價格上行通道已開啟。建議關注產能成長性高的公司,積極布局稀土&磁材板塊的輪動。
中信建投:大浪淘沙,創新藥迎接多重拐點
中信建投認為,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創新藥行業迎來多方面改觀,政策面醫保談判規則進一步明確,鼓勵和加速創新藥進醫保的態度更加明確,行業面內部“出清”加速進行,構建多層次健康生態。2022年,創新藥領域迎來諸多突破,阿茲海默病、血友病、減肥領域進展矚目,個性化癌癥mRNA疫苗也讀出IIb期臨床結果,技術進步推動生物技術創新持續進行。國內企業也即將在2023年迎來多方面催化。
中信證券:光伏材料圍繞量增邏輯+技術迭代兩條主線
中信證券認為,展望2023年,通過硅料價格下行來實現組件價格以及裝機成本下行,從而帶來的量增邏輯非常明確,因硅料價格下跌而出現的利潤缺口將順著產業鏈向下游傳導。建議關注同時受益于量增邏輯以及N型電池技術迭代過程帶來偏緊供需結構的三個光伏材料環節。1)焊帶:受益SMBB及低溫產品放量。2)POE膠膜:建議關注粒子保供能力強的POE膠膜龍頭。3)銀漿:建議關注在N型漿料技術上布局領先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