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恢復疊加防疫政策邊際寬松,醫美作為線下消費有望持續復蘇。機構指出,醫美產品需經由下游線下服務機構觸達消費者,隨著防疫管控的邊際寬松,積壓的醫美需求有望得到釋放并帶動市場反彈,尤其輕醫美具有療程性,有望呈現更大彈性。從產業鏈視角看,下游服務機構在疫情期間受損最嚴重,在復蘇通道中向上彈性更大。
根據艾媒咨詢數據,我國近六成民眾對輕醫美消費持理解態度,近八成民眾表示未來愿意嘗試輕醫美消費,未來醫美市場消費人群有望持續擴容。華鑫證券研報測算,今年中國輕醫美市場預計達1207億元,同比增加23.5%。
盤面上來看,作為當前受核心主線大消費板塊昨日延續了較高的賺錢效應,醫美概念股大幅走高,奧園美谷(000615.SZ)拉升封板,昊海生科(688366.SH)獲得20CM漲幅,朗姿股份(002612.SZ)、水羊股份(300740.SZ)、貝泰妮(300957.SZ)、愛美客(300896.SZ)等漲超6%。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盡管我國醫美市場發展迅速,但滲透率仍然較低。按照2020年數據,韓國每千人醫美次數為82.4次,美國是47.9次,我國僅為20.8次,與美國和韓國相比差距較大,未來的提升空間大。
市場規模方面,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醫美市場,從2017年的993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891億元,CAGR為17.5%,增速遠高于全球的3.0%。隨著消費升級、人口結構變化、醫療技術逐步成熟和網紅/直播經濟的興起,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有望達6382億元,是2021年的3倍。
國聯證券指出,醫療美容服務純線下消費,2022年行業整體受損較大,2023年疫情管控放松大背景下醫美景氣度將邊際修復。同時,11月下旬至今,醫美監管動態頻頻,合規化進程持續推進,交易層面并無超預期信息,而于終端消費而言利于合規機構/合規廠商/合規產品份額提升。
申萬宏源分析師王立平也表示,11月底開始,全國各地相繼更新防疫優化措施,“新十條”出臺,標志著防疫政策迎來拐點,消費有望實現結構性、階段性復蘇。借鑒2020年疫情表現,在疫情防控趨緩的背景下,參考20年復蘇周期,23H1化妝品醫美行業有望在低基數、強復蘇雙重利好的加持下,走出V字強勢反彈。尤其是線下概念強的醫美服務及上游藥械和線下布局充分化妝品龍頭將會受益。
相關概念股:
朗姿股份(002612.SZ):公司旗下主要運營“米蘭柏羽”、“晶膚醫美”和“高一生”三大國內醫美品牌。
愛美客(300896.SZ):愛美客為國內最大醫美填充劑供應商之一,2021年在透明質酸填充劑領域市占率21.3%/位列第2。公司自主研發的產品主要針對面部、頸部褶皺皮膚的修復,包括國內首款含PVA微球的注射材料(寶尼達)、國內首款含利多卡因的注射材料(愛芙萊/愛美飛)、國內首款應用于頸紋修復的注射材料(嗨體)、新型復合注射材料(逸美一加一)以及國內首款面部埋植線(緊戀),面向醫療機構的整形外科、美容外科、皮膚科等科室。
華東醫藥(000963.SZ):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Sinclair總部位于英國,在法國、荷蘭和美國擁有生產基地,并在全球市場推廣銷售注射用長效微球、玻尿酸以及面部提拉埋線等產品,是公司全球化的醫美運營平臺。
昊海生科(688366.SH):公司是國內第二大外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生產商以及知名國產玻尿酸生產商之一。公司布局醫美光電產品,第四代有機交聯玻尿酸產品的臨床試驗有序推進,無痛交聯注射用交聯透明質酸鈉凝膠產品正在進行注冊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