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南寧市的天價停車突然火了起來。
【資料圖】
多名南寧網友吐槽,他們停車一天收費超過百元,而一家名為南寧慧泊停車場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壟斷了南寧當地3萬余個的停車位。
隨后,網友們發現這家天價收費的企業,竟然與當地法院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利用司法機關幫助其追繳欠款。
一石驚起千層浪,在網友們的巨大壓力下,南寧市長侯剛舉辦了新聞發布會并公開鞠躬道歉。
對南寧該罵罵,在政事堂看來,這事兒并沒有表層看起來那么簡單。
自08年以來,中國搞了土地財政,地方政府借金融機構的資金來搞基建,地價拉高之后再賣地還錢,形成了“土地證券化”的循環。
但是隨著城市化的推進,能賣的高價地越來越少,需要維護的城市建設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城市難以為繼,于是紛紛搞起了“資產證券化”,把一些擁有現金流的國有資產包裝一下,抵押給金融機構,換取城市維護的費用。
近年來,隨著房地產行業的持續下行,各地的政府性基金收入斷崖式下滑,地方政府的“土地證券化”越來越難以為繼,于是便在貪圖高額傭金的金融機構配合下,把“資產證券化”的企業估值大幅拉升,取代土地作為抵押物。
到了2022年,受宏觀經濟下行、歐米克隆沖擊、留抵退稅、房地產下行等多重影響,各地財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雙雙大幅下滑,地方政府的債務壓力驟然激增。
而且,如上海對口云南,廣東對口廣西,去年出口供應鏈遭受了重創,也導致了東部對西部的轉移支付能力出現了下滑。
政事堂猜測,面對這個難題,南寧政府搞了一個騷操作,對旗下的國有資產搞了一個“邕特估”,把三萬個停車位的估值大幅拉升后,抵押給當地的金融機構,搞到了72億的債,避免了隔壁云南的問題,解了當地政府的燃眉之急。
這招“邕特估”短期是解決了債務問題,但在金融債主們的逼迫下,3萬停車位的利潤也需要完成對賭,也是也就有了在資本的推動下,把停車費漲了起來。
南寧的天價停車,也許不是孤例,為了解決類似的債務問題,也許未來很多地方,也會有動機搞起各式各樣的國有資產“X特估”,來解決困擾各方的融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