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媒體在微信平臺上風生水起,微博平臺的“大V”們現狀如何?
“在微博上,月均閱讀量超過10萬的“頭部作者”所獲得收入超過2億。”這是微博在V影響力峰會上公布的關于微博垂直領域作者的商業化進展。微博同時預計,明年垂直領域作者的收入將超過4億,微博簽約自媒體規模將比今年增長一倍。
微博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微博上垂直領域專業作者已經達到230萬,覆蓋47個行業。微博CEO王高飛表示,微博將從品牌價值、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三個方面,鼓勵垂直領域作者。
25萬“頭部作者”微博收入超2億
作為互聯網上重要的內容生產和消費平臺,微博在垂直領域產生了不少品牌影響力較強的“大V”。微博官方提供的數據稱,截止11月微博垂直領域作者達到230萬,同比增長一倍,覆蓋47個行業。月均閱讀量高于10萬的“頭部作者”有25.3萬,今年發博量同比增長64%,人均每天發布微博11條,博文閱讀量同比增長83%,每條微博的平均閱讀量達到9800次。
已經有10個領域“頭部作者”的規模超過5000人。作者規模擴大也帶動了內容消費的活躍。在股票領域,微博上“頭部作者”規模超過6000人,同比增長70%,閱讀量同比增長89%。目前微博上日均個股股評量達到30萬條,活躍股民規模近800萬,成為快速成長的股票討論和交易參考平臺。
微博還給作者帶來持續的變現能力。今年前11個月“頭部作者”在微博獲得收入超過2億,收入來源也更加豐富,僅粉絲打賞就給作者帶來超過4400萬收入,付費閱讀推出不到半年,200多位作者也獲得2800萬收入。來自微博的廣告分成收入達到1.28億。
向長文和視頻傾斜資源
微博副總裁曹增輝對包括《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表示,明年將從產品、資源和商業化三個方面,繼續加大對垂直領域作者的扶持力度,扶持資源將向長文和視頻內容傾斜。
他透露,新的微博長文工具“頭條文章”將于12月底上線,據了解,使用頭條文章可以讓長文在信息流中以更醒目的方式呈現,編輯效果和打開速度也將提升,從而優化用戶的閱讀體驗。這一功能除了在微博PC、移動端可以發布使用外,微博還將同步發布獨立長文發布工具weico note app,從而更加專注的進入長文市場,以后還將向更多第三方發布工具開放。此外,微博還將推出單篇長文付費閱讀,付費閱讀作者的文章也將向微博會員開放,由微博給作者提供分成。
微博還宣布將聯合秒拍推出視頻直播產品,觀看直播的過程中還可以通過點贊、彈幕、打賞等方式與主播互動,視頻直播除了在微博上傳播外,還會在粉絲的信息流首頁置頂推薦。此外視頻也可以獲得用戶的打賞和付費瀏覽,這將進一步拓寬垂直領域作者的商業化空間。
曹增輝介紹,微博將繼續通過運營手段和商業工具提高垂直領域作者的曝光,賬號推薦資源每月會達到1.2億次。預計明年垂直領域作者的收入將超過4億,微博簽約自媒體規模將比今年增長一倍。
平臺價值的“三個不等于”
隨著移動互聯網、社交產品和移動新聞平臺快速普及,媒體機構和個人作者都加強了移動新媒體平臺的經營,也有多個移動新媒體平臺推出扶持政策。
在微博CEO王高飛看來,用戶閱讀終端向手機轉移的趨勢已不可逆轉,但內容仍然是媒體的核心競爭力,媒體的發展也仍然需要品牌價值、用戶價值和商業價值來支撐。
王高飛表示,平臺的流量并不等于作者的品牌價值,用戶基于品牌路徑消費內容對作者才有價值。以人民日報官方微博為例,超過40%的閱讀量都是來自用戶直接訪問其微博主頁。訪客也不能完全等同于用戶。因為用戶在移動端的信息消費非常碎片化,只有隨作者轉移的用戶,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用戶。
同時,收入也不能等同于商業價值。完全依靠流量帶來的收入,忽視了不同內容創作者在品牌影響力、受眾構成上的區別,因此并不能代表商業價值。王高飛介紹,兩個粉絲量相近的賬號,在微任務的價格可能相差很多。因為媒體的商業價值是來自媒體品牌本身,而不是平臺的流量。
為了客觀評價垂直領域作者的影響力,微博還建立了一系列評價體系,推出媒體勢力榜和V影響力榜,聯合新媒體指數推出的媒體勢力榜,主要從發博量、閱讀量、互動量等維度對媒體機構的社交影響力進行評價。聯合新榜推出的V影響力榜則覆蓋除娛樂明星外的所有垂直領域,評價標準包括博文閱讀量、互動量以及打賞、付費閱讀等商業化指標。
頭部 收入 長文